1952年底,黨中央制定了過渡期間的總路線,提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的設想,開始有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。1953年5月7日,一機部西北辦事處正式成立,負責在陜西西安籌建輸變電裝備制造基地,布局建設了“一五”計劃156項中的4個項目,即西安開關整流器廠、西安高壓電瓷廠、西安電力電容器廠和西安絕緣材料廠。隨后又陸續籌建了西安變壓器電爐廠、西安電纜廠等骨干企業,為中國西電集團的成立奠定了基礎。
1957年人民日報 聚焦西電4個項目建設歷程
1959年,中央同意一機部設立西北電力機械制造公司(后改名“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”、“中國西電集團公司”、“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”,以下簡稱中國西電集團),秉承紅色血脈,中國西電集團應運而生。
成立初期的西電總部大樓
1962年11月,西電公司由4個廠發展成7個廠,一機部七、八局決定將計劃、生產調度、生產技術協作、材料供應、干部管理等權力下放給西電公司管理。西電公司成為生產輸變電成套設備為主的聯合企業,但各廠仍為獨立核算單位,并對西電公司負責,西電公司對部局負責。
1964年10月7日,一機部黨委向時任國家副總理薄一波匯報,并向國家計委、經委提出加強西北電力機械制造公司(即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)的報告,11月3日,國家經委批復擴大西電公司管理范圍,西電公司從此作為一級計劃單位,統一編制年(季)度生產、技術、財務計劃,負責對各廠的計劃審批、業績考核,組織完成產值、產量、利潤上交、成本、定額資金、工資總額、人員定額等國家計劃;基本建設、技術改造、“四項費用”等由部(局)統一撥交西電公司??顚S?,獎勵基金和超額利潤分成,由西電公司統一調劑分配。與此同時,一機部進一步增加了西電公司管理范圍,將西北地區其它電工企業均納入西電公司管理范疇,同時按照經濟有效原則,將分散的供應、銷售、財務集中由公司統一管理,高效、合理地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,進行專業化協作,發揮整體性優勢,逐步向經濟實體型公司過渡。
2004年11月,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被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第一批49家主業明確的中央企業之一。
2008年4月,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發起并設立了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,并于2010年1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。
2009年5月6日,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更名為中國西電集團公司。
2017年12月29日,完成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,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(國有獨資),企業名稱由“中國西電集團公司”變更為“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”。
目前的中國西電集團總部大樓
砥礪奮進一甲子,繼往開來新時代。
六十年來,中國西電集團作為共和國長子,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勇擔央企責任,積極做好國家電力重大工程的建設者、行業技術進步的引領者、“走出去”的先行者,為中國輸變電裝備制造業做出了巨大貢獻,特別是新世紀以來,中國西電集團在特高壓交直流技術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,實現了從技術追趕到引領的巨大跨越,為推動特高壓技術成為中國名片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,成為代表中國參與國際輸變電市場競爭的重要力量。
上一條:白忠泉在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演講引起廣泛關注
下一條:央視《超級裝備》 解密中國西電為“西電東送”之心——特高壓輸變電設備
【關閉】